联系方式 CONTACT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职教活动周专题网 >> 通知公告 >> 浏览文章

第四届“铭鼎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学前教育技能赛项规程

作者:五年制高职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年12月02日

一、大赛名称

“铭鼎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学前教育技能赛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考察选手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水平,检验选手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引导中职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努力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三、竞赛项目(4项)

1.儿童故事讲演(个人项目)。2名指导教师

2.儿童舞蹈表演(个人项目)。2名指导教师

3.儿童歌曲弹唱(个人项目),2名指导教师

4.儿童绘画创作(个人项目)。2名指导教师

5.艺术节目团体项目)。2名指导教师

四、组队规则

参赛学生选手应为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性别、年级不限;

五、奖项设置

每赛项各设: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优秀奖4颁发获奖证书。

各奖项实际奖励名次将根据报名参赛情况适当调整,调整情况赛前通知。

六、比赛时间地点

初赛111日至1112日地点待定

决赛1115日至1120日地点表演厅

七、大赛方式及要求

儿童故事讲演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由组队,1人一队,提交参赛名单

2.学院组织初赛,初赛题目为学生自选幼儿故事,并提交拟选择参赛的演讲题目

3.进行决赛,由学校组织学生抽题(内容是抽关键词加入到演讲的故事中)

本赛项公开演讲,决赛第一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准备题材抽取,第二阶段演讲故事,答题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学生自选幼儿故事

题材内容

自选积极健康,富有儿童情趣,具有“真、善、美”内涵的儿童故事及按题材自创儿童故事。

演讲要求

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生动,表达自然、流畅,角色转换到位,声音高低快慢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

第二阶段:初赛故事演讲

选手以个人为单位参赛,所有参赛选手严格按照抽签次序进行儿童故事讲演。过程不得超过10分钟。项目竞赛总成绩为100分,本次比赛分两个部分评分,自选儿童故事讲演满分60分,儿童故事创编满分40分,最后成绩为两项相加得分。

演讲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配乐或音响特效清晰,制作的PPT或FLASH动画画面感强,具有吸引力;使用玩教具,教具制作精美,与故事主题相符

第三阶段:决赛

    初赛留下来的同学进行决赛,比赛当天抽取比赛题目关键词加入到故事演讲当中进行幼儿故事演讲,抽到的关键词要灵活的运用到故事中。

4)评分标准

儿童故事讲演评分标准

 

 

 

 

 

 

 

 

 

演(60分)

项目

具体内容

分值

得分

语言能力

1.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 3分

11


2. 语速适度,声音洪亮  4分

3.表达自然、流畅   4分

艺术表现力

1.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4分

13


2.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4分

3.表演生动,配有适当的手势,整体效果好  5分

完整性

1.故事内容完整  3分

6


2.表演完整  3分

仪表形象

1.着装与故事主题相符,仪表整洁  3分

7


2.服饰搭配有特色  4分

紧扣主题

1.故事主题与所讲故事内容相符  3分

6


2.故事内容积极向上,健康活波,富有童趣  3分

时间掌握

讲演时间不超过6分钟,每超过一分钟扣1分。3分

3


使用多媒体或玩教具

1. 能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或玩教具协助故事讲演 5分

14


2.使用时与故事主题相符  3分

3. 使用多媒体时,配乐或音响特效清晰,制作的PPT或FLASH动画画面感强,具有吸引力;使用玩教具时,教具制作精美,与故事主题相符  6分

 

40分)

创编题材

1.能根据题材流畅地创编故事  10分

10


表达能力

1.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自然  5分

30


2.语速适中,语言富有感染力  5分

3.故事内容完整,表演完整10分

4.表演生动,动作大方自然  8分

时间掌握

讲演时间不超过4分钟,每超过一分钟扣1分。2分

儿童舞蹈表演

本赛项为个人赛,每支参赛队由1名参赛选手组成,一经报名,不得修改,所有参赛选手严格按照抽签次序进行比赛,包括自选舞蹈作品表演和创编儿童舞蹈,采用独舞表演方式。自备音乐(音乐格式统一MP3格式,存于U盘中,赛前交到检录处),服装、道具自备。

①自选一个中国民族民间舞或古典舞舞蹈作品,时间3分钟以内。(如超时在总分中扣1分)。

②根据提供的音乐抽签即兴创编一段儿童舞蹈,创编音乐时间在1分钟左右。

2)竞赛流程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由组队,1人一队,提交参赛名单。

2.学院组织初赛,初赛项目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古典舞舞蹈作品。

3.决赛, 选一个中国民族民间舞或古典舞舞蹈作品,根据提供的音乐抽签即兴创编一段儿童舞蹈,创编音乐时间在1分钟左右。

3)评分标准:3名评分裁判对参赛队伍采取主观评分。

赛项最终得分按100分制计分。

由高分到低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4人。

备注本次比赛分两个部分评分,总分100分。自选舞蹈作品满分60分,儿童舞蹈创编满分40分,最后成绩为两项相加得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儿童舞蹈表演评分规则

自选民族民间舞蹈或古典舞蹈作品(60分)

序号

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1

舞蹈题材

自选作品内容健康向上,要有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征,富有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感。

10


2

动作要求

舞蹈动作规范准确、流畅协调、大方自然,能体现较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15


3

音乐节奏

音乐新颖,对舞曲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吻合音乐旋律,富有节奏感。

15


4

舞蹈表现

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参赛者精神饱满,台风端正,表情到位,现场气氛较好,有较强的感染力。

15


5

舞蹈创新

舞蹈的编排,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意,表现力和技巧性强。

5


儿童舞蹈创编(40分)

1

创编题材

主题鲜明,有创意,符合儿童舞蹈的表演要求。

10


2

创编动作

动作具有儿童舞蹈的特点,大方自然、流畅协调。

10


3

创编节奏

动作吻合音乐旋律,富有节奏感。

10


4

创编情绪

能够展示出自身的青春风采、体现儿童舞蹈的风格特点,表情自然。

10


备注:除了大赛指定的媒体持媒体证入场拍照、录像外,比赛全程禁止拍照、录音、录像。如发现观摩人员有拍照、录音、录像等行为的,即刻请出场外,取消后续比赛的观摩资格。

儿童歌曲弹唱

竞赛内容:初赛由学生自行准备歌曲进行演唱民族美声儿歌均可);决赛所有参赛选手严格按照抽签次序进行儿童歌曲弹唱比赛,分两项进行。

评分标准:

自选一首儿童歌曲进行自弹自唱(背谱);(50分)

 

项目

具体内容

分值

得分

选材内容

1)自选曲目只能是儿童歌曲,不得选用其它类型歌曲。(5分)

5


流畅程度

2)演奏应采用正确的弹奏姿势和方法,连贯流畅。(10分)

10


伴奏规范

3)伴奏编配规范、合理,能体现儿歌风格特点。(10分)

10


音高节奏

4)能用正确演唱方法演唱,音高、节奏准确。(10分)

10


发音清晰度

5)咬字、吐字清晰,音色圆润优美。(10分)

10


音乐表现力

6)演唱仪态自然大方,符合范唱要求,有较好音乐表现力(5分)。

5


由选手从指定十首儿歌中任意抽取一首,按原调自行编配伴奏进行弹唱。(50分)

流畅程度

1)演奏应采用正确的弹奏姿势和方法,连贯流畅。(10分)

10


伴奏规范

2)伴奏编配规范、合理,能体现儿歌风格特点。(15分)

15


音高节奏

3)能用正确演唱方法演唱,音高、节奏准确。(10分)

10


发音清晰度

4)咬字、吐字清晰,音色圆润优美。(10分)

10


音乐表现力

5)演唱仪态自然大方,符合范唱要求,有较好音乐表现力(5分)。

5


备注:1.儿歌中,只有一段歌词的唱两遍,歌词有三段及以上的只弹唱两段,指定歌曲前奏与间奏可根据歌曲主题自由编配,但不得脱离所弹奏歌曲的主题、风格。
2.抽签的十首儿歌由组委会统一提供乐谱,参赛时可读谱弹唱。
3.抽签曲目时20级、21级参赛同学能编配伴奏就双手弹奏,不能编配伴奏就用右手弹奏主旋律即可。

十首指定儿歌:

全部用C 调弹奏《娃哈哈》《蜗牛与黄鹂鸟》《春天在哪里》
《幸福拍手歌《小红帽》《兰花草》《我的好妈妈》《捉泥鳅》
《读书郎》《数鸭子》 

儿童绘画创作

1)试题库:本次竞赛建立试题库,由素材及绘画主题两部分构成。

素材部分:

A组:六个幼儿趣味人物形象

B组:六个幼儿趣味动物形象

绘画主题部分:

溢彩童心

民族剪彩

梦之奇境

快乐一家亲

森林物语

2)竞赛方式

比赛时由选手代表检查签条和抽签箱,由教师随机抽取一组素材及一个绘画主题,先抽素材再抽主题,参赛选手根据此套素材及主题,自己补充相应的环境景物形象,完成一幅四开色彩幼儿绘画。画种及风格不限。

注意:比赛全程不可观摩。比赛结束后选手有五分钟的时间互相观摩学习,作品不可拍照。比赛全程不得使用手机,不得携带与竞赛内容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手机、及带有摄录功能的设备。手机须关机

作品要求:

①素材库中形象至少选用个以上,合理运用,造型准确。

作品立意积极向上,富有想象力。

③构图巧妙。

④色彩和谐。

合幼儿欣赏特点。

3)评分标准

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主题立意

1、富于教育寓义,有情感、情景体现;(25分)

25分


素材应用

2、形象选用合理,能灵活运用,造型准确;(25分)

25分


色彩应用

3、熟练运用绘画材料工具,色彩和谐,符合幼儿色彩感知;(25分)

25分


构图构思

4、构图完整,构思巧妙,有创意。视觉效果突出,符合幼儿审美意识。(25分)

25分


备注:比赛材料由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自带不得使用马克笔,具体的规格及材料如下:

1. “马利牌”24色水粉颜料

2. 六支套装水粉笔

3. “马利牌”36色水彩颜料

4. 六支套装水彩笔

5. 狼毫勾线笔

6. 底纹笔

7. 大号调色板一块

8. 折叠水桶一个

9. 48色彩色铅笔

10. “西瓜太郎”36色水彩笔

11. 黑色油性记号笔,粗细各二支

12. “真彩”36色油画棒

13. 4K画板45cmx60cm

14. 素描纸4K

15. 水彩纸4K

16. HB绘图铅笔

17. 橡皮擦

18. 不锈钢夹

19. 透明胶带

20. 绘画图钉

艺术节目

参赛艺术节目应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传承性,彰显民族特色,体现各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突出政治性、广泛性、民族性、技艺性、整体性、观赏性统一的原则。

(1)每支赛队限报1-2个艺术节目,节目类型主要包括舞蹈、歌舞剧、歌咏、器乐演奏、小品等。

(2)每个节目表演时间不得超过6分钟、参赛选手不超过18人(1名选手可以兼报两个节目),超时超人数视为不符合比赛要求,取消相应成绩。

(3)每队限报2名以内的指导教师,每个节目限报1名指导教师(可以校外聘请)。

(4)参演节目通过抽签决定出场顺序,舞台规格、比赛安排另行通知。

注:艺术节目所涉及的音乐、演奏乐器、化妆品、服装、道具等自行准备和携带,音乐U盘于赛前统一拷贝。舞台有特殊要求的请与承办老师对接。

评分细则

1.主题与内容:要求主题鲜明,情趣健康。(25分)

2.代表性广泛性: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10分)

3.民族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特点。(20分)

4.技艺性: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传承性。(35分)

5.观赏性:表演完整规范,效果好,观赏性强。(10分)